Copyright © 2018 郑州市黄河万佳实业有限公司 豫ICP备18011037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郑州
全国咨询热线:0371-55318888
地址:中国 · 河南 · 郑州花园口镇八堡村
手机网站
官方微信
文体
甲骨文的发现
相传清末光绪二十五年(1899),北京城内有一位山东福山人王懿荣因患疟疾延请太医诊治。太医诊脉后开了一张处方,其中一味是常用以补肾的药材"龙骨"。王懿荣打发家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一家老中药店达仁堂按方购药。药买回后,王懿荣打开药包一一审视,无意间发现药包中的"龙骨"上刻有一种和篆文相似而又不太能认识的文字。这一发现使他大为惊讶。王懿荣是当时有名的金石学家,对古文字有很深造诣,"龙骨"上的这些奇异文字,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他寻根问底,派人到那家中药店将所有带有文字的"龙骨"全数买回,精心研究,初步断定这些"龙骨"上所刻写的是一种很古老的文字,它们根本不是什么"龙骨",而是商代占卜用的兽甲骨。举世闻名的甲骨文就是在这样偶然的机会中被发现的。这个故事可能是一种传说,但王懿荣是较早接触、收购甲骨文并最早对甲骨文进行初步鉴定的学者,则是与实际情况相符的。
最早发现这些带字"龙骨"的,应当说是河南安阳西北郊小屯村的农民。但他们不识价值,只是当作中药材"龙骨"卖给药店。药店不收购带有文字的,他们使用铲子削去文字后再拿去出售,因而毁坏了大量珍贵的甲骨文资料。光绪二十四年(1898),古董商人范维卿注意到刻字"龙骨",便告诉了天津穷秀才孟定生和王襄等人。他们听后认为这是一种古代的契刻文字。次年秋天,范维卿买了一些刻字''龙骨",带到北京,送给当时担任国子监祭酒的著名金石学者王懿荣。王懿荣研究后认为这是一种刻写有古代文字的"龟版",遂出高价购买收藏研究。由此甲骨文引起学界的极大重视,而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文明进程的重要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