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8 郑州市黄河万佳实业有限公司 豫ICP备18011037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郑州
全国咨询热线:0371-55318888
地址:中国 · 河南 · 郑州花园口镇八堡村
手机网站
官方微信
新闻
黄河万佳都市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的基本策划思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首先得重视战略策划,在行业发展现状基础上对项目定位、主题、走势及前景的准确预判。具体到园区项目上,主要涉及到建设规模的确定、功能分区的设置、产业类别的甄选、景观景点的设计、水电路网的布置、投资开发的程序、环境生态的保护以及组织保障措施等等方面。
思路对就能少走弯路,就能赢得市场。针对如何建设八堡村生态休闲农业项目提出几条基本思路,供参考。
一、科学选址
生态休闲农庄选址应选离城市、著名景区较近且公路交通非常便利之处(离城市5公里范围内最佳)。为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休闲农庄应在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的地方建址:
1.丘陵多平地少。在丘陵多平地少的地方,有利于巧妙地进行景观景物组合和空间布局,可以少占良田,不与国家有关土地政策相冲突,又可节省征地费用。
2.水源较好。将休闲农庄建在水源较好的地方,不仅可以解决休闲农庄的用水问题,而且还可以使休闲农庄因为自然水源而具有更好的生态环境,使休闲农庄充满灵气。
3.居民少或者无居民住。
4.土壤条件较好、远离工业。
八堡村符合2、3、4条件,其环境富饶,坐拥黄河堤岸一线景观,贾鲁河与索须河两河交织,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二、因地制宜
生态休闲农业开发依赖于农业,而农业的发展又高度依赖于自然地理环境条件。所以,生态休闲农业的布局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例如,项目地有大片果蔬,则不必苛求江南水乡的温婉风格,建设“别样桃源”的采摘项目同样受人喜爱。
另外,我们八堡村从区位条件、交通条件、社会经济背景、资源的禀赋状况等方面看,距离郑州及周边各大中城市较近,交通便捷,区域社会经济背景好,这样资源丰富且具有特色的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地或项目宜优先开发,重点发展。可以选择有利的地方放置一些木屋,木亭,其周边形成一些小的空间,可以作为假期居家或临时休憩的场所,远离喧嚣的大城市,假日里去享受生态休闲农村的宁静和惬意。从而为旅游者提供一个“出门就能享受大自然”的机会和环境。
也可以利用原来村庄的旧屋进行有计划的改造,建成农家院落,供城市的人假日到生态休闲农场休假应用。可以改造成举家前来休假屋院,也可以改造成情侣房,给情侣们提供一个独立、自由、浪漫的情侣空间。
三、突出特色
1、突出农耕文化特色。
农耕文化内涵广博,如农耕形式、传统农用器具、农村生活习俗、农事劳动、农业节庆、农业工艺等都属于农耕文化范围。由此可见,利用农耕文化可以开发许多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
2、突出各自的特色。
突出农耕文化是开发休闲农业的大前提,但对于彼此相邻的各个休闲农庄来说,还应充分突出各自的特色。生态休闲农业开发经营的竞争中,最可怕的是相邻休闲农庄在休闲产品完全雷同的情况下竞争。相邻休闲农庄可从突出主打产品的特色和突出辅助产品的特色来着手设计,如相邻的休闲农庄中,若甲庄以种植业为依托,乙庄就应以水果或养殖业或其它产业为依托开发休闲农业项目。
3、从细微处着手突出特色。
如在一些空坪隙地可栽上一些瓜菜将泥土遮盖起来,搭一些较高大的瓜棚、葡萄棚供游客憩息或用餐品茶,栽一些果树点缀美化环境。而不必在空坪隙地建花坛、假山等费力耗资又不讨城市休闲者喜欢的景观。
4、突出“生态”、“有机”的特色。
生态、有机的生活体现在方方面面,在项目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十个要素下手,形成一种极致的生态有机生活方式,包含,学有机(学习有机概念,有机产品,有机生活理念)、吃有机(有机蔬菜,有机果品)、住有机(帐篷、木屋,最贴近自然)、行有机(步行、人力车,远离拥堵、尾气)、游有机(沉浸在最接近自然的环境)、购有机(把有机食品带回家)、娱有机(在自然中嬉戏,自然中沉静,在自然中品味人生)、体有机(从事有氧体育活动,给身体最自然的)、悟有机(回归大自然,感悟天人合一)
四、市场导向
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变化,规划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有效占领和扩大自己的市场领域,是休闲农业规划布局成败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目前大多数地区休闲农庄的休闲产品开发单一,必然会导致休闲者在农庄的消费单一,使得休闲者在农庄有钱无处花,最终导致休闲农庄的休闲收入难以大幅度的增长。因此,休闲农庄应努力做到住、食、游、购、娱休闲产品开发兼顾。
园内设置棋牌室,喝茶、聊天、打牌、垂钓,烧烤这些普通的娱乐休闲在农庄中结合,对年轻人、中年人而言都是一个不错的洽谈、休闲、放松之地。
在项目服务设置中,不能一昧地认为,农家乐讲究的就是农村体验,要完全刨除掉城里的娱乐、接触大自然才是王道。但实际上,有不少消费者并非是完全去体验,而是寻求一个安静的、能够放松的地方。在乡村中开开心心地打牌、喝茶同样是追寻农家乐中的“乐”字,让消费者感到舒心才是最重要的。
五、农民直接参与
通过农民的参与彰显乡村之魂。
为最大限度满足游客娱乐、参与需求,迎合参与时尚,在休闲农业项目规划上要特别重视其参与性,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自身资源特点,创造性的规划设计和布局具有时尚性的多层次系列休闲农业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性还应包括当地农民对休闲农业的参与性。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其本身就是一种最基本而又最活跃的旅游资源,只有把他们吸纳到这项旅游活动中来参与旅游活动的操作,参与旅游接待服务,才会使城市旅游者享受到原汁原味的农村、农业、农民文化氛围。因此,在休闲农业的规划设计和布局中一定要重视当地农民的参与。基本原则是:统一规划,自行建设,自主经营,入股分红。
只有通过乡民的积极参与,包括从事本土民俗表演、指导农事活动、教授乡村游戏等,以及提供有乡村特色的餐饮、住宿等服务,才能给游客以真实的乡村面貌,这也是乡村旅游须臾不能离开的乡韵、乡魂之所在。
六、充分利用“乡村小资源”
在农业文明日渐式微,乡村空间日益空心化的今天,“乡村小资源”的价值频遭忽视抛弃。随着城市文明的弊病不断暴露,人们又重新审视乡村,打量起乡村价值,特别是随着乡村旅游和乡村度假的发展,“乡村小资源”的价值终于引起了以旅游界为代表的社会各界的重视。“乡村小资源”的价值是全方位的。
乡村小资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在资源个体价值难以发挥利用的情况下,如果进行同类归纳,形成体系,通过同类数量形成体量,进行资源重组,抱团发展,仍然可以让“乡村小资源”受到关注,有所作为。把“冷资源”变成“热产业”。
1、环境景观价值。纯净的空气、清澈的河水、葱郁的山野、小村落、小寺庙、小古迹、小花小草都是小资源的范围。其价值就在于综合的融合价值,营造一种氛围一种环境的价值。可以整体营造乡村居游的大环境、大背景,各种小资源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形成一种混搭的效果;也可以作为装饰品,点缀景观,形成景观焦点,甚至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2、历史文化价值。“乡村小资源”或多或少都有人力的痕迹,从而记录下过往的人间百态,是人们的记忆和历史的证明,而且早已内化为乡村的难以分割的一部分,自然环境为主的乡村难免有单调寂静之感,如果融入一些人文的气息,融入一些经过岁月沉淀的人类智慧物化的体现,那么小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就会凸显。
3、体验互动价值。部分“乡村小资源”仍然保持着原有功能,游人可以住在乡村老屋,使用原来的生活设施体验过去,下田感受“锄禾日当午”的不易,也可以参与到乡村民俗中。另外,散落乡野的亭台廊桥如果结合骑行徒步游线,将增加游线的节奏韵律,减缓游客的疲劳,增强游兴。
又如把乡村闲置的老式的犁耙、脱粒机、织布机等生产工具收集到一起展示农耕文化,或是把手炉、脚炉、油布伞、棕衣、蓑笠等集于一室陈列让人直观认知曾经的乡村生活细节,这都是体系归纳,集合做大的事例。
有了数量的优势,就会呈现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文化景象,让游客全方位了解相应的发展变迁和人们生存生产生活的智慧。如果重组后的体量仍然稍显不足的话,可以外部植入或无中生有,做大体量,实现质变。也就是“借势外力,壮大自身。”
4、乡建材料价值。历来乡村建设基本是就地取材,山石、木竹、卵石都是常用之物,还有一些残破建筑的构件都是可以再次创意改造利用的,以此共同打造一个温馨的乡村生活和休闲的环境。另外特别是人文类小资源,往往就是当地人日常生产生活积淀物化后的表现,旅游商品开发可以从中获得一些灵感。
5、生产功能价值。一些堰坝、田垄、林地、圈舍仍有生产价值,如果与旅游结合开发体验性生产,将有效提升旅游感受。
七、整体开发
生态休闲农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整体性特点。
首先,在外部它要纳入到区域休闲农业发展布局的系统工程中去,必须服从区域高层次或主系统发展战略; 在区际间突出自己的特色,即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在市场导向前提下立足于自身资源和产品特色优势,开发出明显区别于周边地区而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休闲农业园区及其观光、休闲、度假产品。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村一特色”的差异化发展。
其次,在内部它既要顾及到各大功能区的整体协调,又要考虑到产品营销全过程的协调;同时休闲农业园区是以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功能为主,兼有教育、度假娱乐、休育活动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休闲区,其功能区一般又包括观赏区、示范区、休闲体验区、产品区,其规划布局得全面协调、整体发展。市场调研和预测、优势分析、产品设计和开发、基础设施和上层设施及其相关农业生产设施生态环境的建设,以及市场开拓,产品的经营和管理等旅游营销全过程,可以说环环相套,关联性极强,也需通盘考虑,整体优化。
第三,休闲农业园区的周边多是农村,园区与农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园区规划布局也应与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只有建立在农村居民点和道路规划、土地开发整体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基础上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才会达到协调和谐而富有生命活力的效果。
八、项目实施
项目如何实施,提出几种思路。
1、生态农业公观光园
该项目依托深厚的乡村农业资源与生态自然景观,以"乡野田园、休闲家园"为核心,以生态低碳为开发原则,打造一个集农耕文化展示、农业产业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市民养生宜居的国家级农业旅游休闲综合体。
生态农业公观光园是以经营公园的思路,利用农村广阔的田野,以绿色村庄为基础,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农作物种植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一种生态休闲和乡土文化旅游模式。是一个更能体现和谐发展模式、简约生活理念、返璞归真追求的现代农业园林景观与休闲、度假、游憩、学习的规模化乡村旅游综合体。它以高效农业为基础,实现了现代农业的主题化、景观化、公园化和规模化,是未来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最高境界。主要分为观光农园、教育农园、生态农庄、特色民宿、休闲农业等类型。
2.主题农庄
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城市居民为目标,以特色鲜明的主题贯穿其中的一种乡村旅游形式。合易智业机构结合多年农庄规划经验,创新研发出“1+5+x”的主题农庄架构模式,即一栋农庄建筑实现核心盈利点;花园、树园、果园、田园、菜园五种配套农庄项目体现生活方式;书吧、清吧、咖啡厅、茶吧、小型会所等多种配套资源提升品位。“1+5+x”模式对主题农庄开发经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亲子田园度假
是以农业自然和文化资源为依托,将农业元素融入游乐设施和亲子活动当中,以家庭亲子教育等为目的一种休闲农业产品类型。亲子农园儿童产品的设计要“以儿童为中心”,遵循安全性、农业主题性、组合性、趣味性、易用性、益智性、互动体验性七大原则。亲子农场主要包含农耕教学体系、农耕游乐体系和农耕体验体系,其中农业观光、农产品采摘、生态餐饮等是其必备产品。亲子农场的主要目标客户群体是生活在都市,注重孩子成长环境,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家庭。
4.现代农业示范区
是以现代产业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新型农民为主体,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域。现代农业示范区具有产业布局合理、组织方式先进、资源利用高效、供给保障安全、综合效益显著的特征。项目用于展示农业高新科技,微滴灌节水、温湿度肥水控制、无土栽培技术、二氧化碳施水器等等,以瓜果花菜为载体,充分展示现代农业科技的风采与魅力。
九、综合效益
休闲农业的实质是一种农游结合,一产向三产延伸的高效型市场农业。
首先,必须遵循经济效益原则。通过投资收益分析,对那些资源规模大、旅游价值高、原有基础好、交通便捷、可取投资省、建设周期短、投资回收快的休闲农业项目便应优先规划开发。而且应通过向休闲者提供休闲度假、种养体验、农科教结合、农业科普等多种服务,以提高非农收入和农业综合效益。
其次,要讲求社会效益。即要最大限度地为广大城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观光、休闲与度假的场所与机会,提高其文化内涵与教育功能,并要尽最大可能吸收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以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机会。
再次,要特别重视生态效益。即通过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在城郊营造好优美宜人的绿色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建设城市绿化带屏障,防止城市污染扩散,以保持清新、宁静的城郊生态环境。
定位与盈利模式:休息农业追求“定位明确、主题突出、布局合理、产品经过精心的规划和设计、注重品质感、适度的融入了文化元素”,多是“门票+餐饮+住宿+采摘+租赁+农业休闲体验”的盈利模式。
十、几种木屋的示意图